当前位置: 主页> 诗歌音乐> 文章

赞美史话 | 第217首 《主寻亡羊歌》:以诗乐承载好牧人的救赎之爱

发表于:2025-09-20 22:03    浏览量:71


.


经文:

你们中间,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,不把九十九只撇在

旷野,去找那只失去的羊,直到找着呢?”
——路154

《主寻亡羊歌》的诞生,始于一段满含悲痛却蒙神光照的经历,其歌词作者是以利沙伯・克雷芬(事略参阅第 99 首)。克雷芬的哥哥乔治远在加拿大,因醉酒跌倒离世,噩耗让姐妹三人深陷悲痛,克雷芬更是独自闭门痛哭。当她冷静后,心中浮现 “神以爱寻找亡羊” 的真理 —— 这恰是马太福音 18:12-14 中 “主寻亡羊” 比喻的属灵回响,她便顺服这份感动,写下了灵魂深处对 “好牧人不撇下一只羊” 的信靠。这首最初仅为寄托情感的小诗,在她去世后被亲友整理遗物时发现,后寄给教会杂志发表,彼时尚未广为人知。

 

改变其命运的是福音布道家桑基(事略参阅第 54 首)。1874 年,桑基与慕迪在美国各地领布道奋兴会,从苏格兰格拉斯哥乘火车往爱丁堡时,偶然在周报中发现这首诗,便剪下夹入乐谱本。次日,慕迪以 “好牧人” 为题讲道后,询问桑基是否有合适诗歌收尾 —— 桑基本想唱《诗篇》第 23 篇,却因多次演唱担心听众跟唱,此时他仿佛听见感动:“唱你在火车上剪下的那首诗!” 当时诗仍无曲调,桑基举心仰望神,手指按上琴键时便即兴谱曲、放声歌唱,调名定为《九十九》(简称《有九十九》),这也是他唯一一首临时即兴创作的曲谱。自此,《主寻亡羊歌》不胫而走,再未改动,成为基督教界最受欢迎的圣歌之一。

 

这首诗与曲的感染力,在无数生命见证中彰显。桑基在《自传与福音圣诗故事》中记载,英国一位青年在巴黎宾馆偶然看到收录此诗的《圣诗与独唱》,起初因反感姐姐的信仰而撇下书,却在戏院、睡梦中反复听见 “但有一只远离金门,迷路群山之间”,最终重读诗歌时醒悟 “自己就是迷路的羊”,从而悔改归主;1875 年慕迪与桑基回到美国北田村聚会,一位拒绝听道的老人,隔着小河听见桑基领唱《九十九》,心中被触动,后来重生并参与慕迪的工作。多年后北田村公理会新堂奠基,桑基站在房角石上唱这首诗,象征教堂 “引领亡羊归回” 的使命 —— 彼时已卧床的老人特意让老伴打开南窗,在歌声中安然归入 “大牧人的羊圈”。这些见证,正是 “好牧人耶稣为寻找一只亡羊,撇下九十九只”(路加福音 15:4-6)的真理具象化,让诗乐成为连接迷失灵魂与救主的纽带。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注:选编自《赞美诗(新编)史话》 王神荫编著


播音:沈可浮

后期:庄期凯

初审:融媒体

复审:蒋   翔

终审:黄明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