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> 诗歌音乐> 文章

赞美史话 | 第203首 《祷告良辰歌》

发表于:2025-08-13 16:21    浏览量:154



.   

Sweet hour of prayer

.
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经文:

应当一无挂虑,只要凡事藉着祷告、祈求和感谢,将

你们所要的告诉神
——腓46


《祷告良辰歌》作为我国信徒熟知的祷告圣诗,其作者归属曾长期存疑,后经考证确认为英国公理会盲牧师沃尔福德(W.W.Alford,1772—1850)的遗著。这首诗最初由英国牧师萨蒙(T.Salmon)投寄给《纽约观察家》杂志,于1845年9月发表,萨氏提及此诗源自其同事沃尔福德——而诗中对祷告的阐释与沃尔福德所著《祷告模式》一书高度契合,最终确认了作者身份。沃尔福德虽失明,却历任多堂牧师,毕业于霍姆敦学院后还回母校担任古典文学教授,其生命经历本身便印证着“借着祷告胜过软弱”的属灵真理,恰与腓立比书4章6节“应当一无挂虑,只要凡事借着祷告、祈求和感谢,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”形成深刻呼应:失明的局限非但未阻隔他与神的联结,反而让他更深刻体会到祷告中“交托”的真谛——正如经文中“一无挂虑”的前提,正是将一切忧虑借着祷告卸给神。

 

诗歌的神学内涵与腓立比书4章6节的“祷告、祈求、感谢”三重维度紧密交织。诗中“引我到父施恩宝座,将我心愿向父说明”对应“祈求”的恳切,“卸去肩头重担”呼应“一无挂虑”的交托,而“静候再逢祷告良辰”则蕴含着“感谢”的持续——这种从倾诉到交托、从忧虑到感恩的转化,恰是沃尔福德在失明中活出的属灵见证。其曲调由福音圣歌谱曲者布雷德伯里(事略参阅第89首)谱写,调名《甜蜜时刻(SWEET HOUR)》又名《安慰(CONSOLATION)》,旋律以舒缓的节奏模拟祷告中的宁静,和弦的柔和转换传递出“将忧虑交托后得享平安”的情感,与经文所应许的“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”(腓4:7)形成音声与真理的共鸣。自1861年收录于布雷德伯里的《金链》一书后,这首诗因贴合“效主圣范”的祷告生活——正如耶稣常退到安静处祷告、受害前仍顺服父旨——而被全球信徒喜爱,成为“借着祷告与神相连”的生动写照。
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注:选编自《赞美诗(新编)史话》 王神荫编著


播音:沈可浮

后期:庄期凯

初审:融媒体

复审:蒋   翔

终审:黄明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