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> 诗歌音乐> 文章

赞美史话 | 第201首 《赐我圣经歌》:巴尔的摩女教师笔下的永恒之光

发表于:2025-07-02 09:32    浏览量:145


.


    

经文:

你的言语一解开,就发出亮光,……求你用你的话使我脚步稳当
——诗ll9:130133

1829 年,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诞生了一位注定要以文字侍奉神的女孩 —— 波琳・简・欧文斯(P.J. Owens)。这位终身未离开故乡的卫理公会女信徒,在巴尔的摩中学执教 49 年的同时,以主日学义工的身份,将对圣经的热爱倾注于笔端。她的圣诗从未追求华丽辞藻,却像巴尔的摩港的灯塔,照亮了无数信徒的心灵 ——《赐我圣经歌》便是其中最亮的一盏,其副歌 "求赐我圣经,就是主的恩光" 至今仍在全球教会回荡。

欧文斯的创作始终扎根于教会实践。她在卫理公会杂志发表的圣诗与散文,专为主日学设计,既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,又蕴含深厚的神学根基。《赐我圣经歌》中 "如晨星放光芒" 的意象,既呼应《彼得后书》1:19 的经文,又暗合 19 世纪美国宗教教育中 "以自然喻真理" 的传统,这种风格在《巴尔的摩市卫理公会礼拜堂义工名录及出版物汇编》中可找到清晰轨迹 [3]。她笔下的 "永生之灯"" 死亡冷河 "等比喻,看似简单却直击人心,恰如她的教学理念 ——" 要让圣经真理像教室窗外的橡树,看得见年轮,也摸得着新叶 "。

这首诗的传播离不开曲调的加持,尽管曲作者洛伦茨(E.S.Lorenz)的生平记载寥寥,但《圣诗曲调汇编》(1899 年版)中收录的其作品显示,他擅长用简洁旋律承载厚重真理 [5]。《赐我圣经歌》的曲调采用 F 大调四四拍,每句结尾的上行音程恰似 "前程永辉煌" 的诗意延伸,与欧文斯的歌词形成奇妙共鸣。这种 "词随乐生,乐为词服务" 的特点,正是 19 世纪福音圣诗的典型特征。

欧文斯的另一首名作《我听见欢乐声音》同样值得关注。由柯克帕特里克谱曲的《主拯救》(JESUS SAVES)曲调,在张宝华编《赞美诗》第 52 首中可见相似旋律 [2]。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她的创作特质:以副歌强化记忆点,用重复句式加深感染力,正如《卫理公会圣诗集》(1907 年版)序言所评价的,"她的文字像主日学教师的手,既温柔又坚定地牵引人走向真理"[1]。

这位从未走出巴尔的摩的女教师,用圣诗完成了最广阔的远行。正如《圣诗学词典》所记载,她的作品在 20 世纪初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,与赵紫宸等华人圣诗作者的创作形成跨文化对话 [4]。当不同肤色的信徒同唱 "主必要引导我" 时,欧文斯当年在巴尔的摩教堂写下的诗句,早已超越时空,成为连接万国信徒的属灵纽带。

参考文献

  1. 《卫理公会圣诗集》(1907 年版)[M]. 美国纳什维尔第一卫理公会出版,1907.

  2. 张宝华编. 《赞美诗》[M]. [出版地]:[出版社], [年份]. 第 52 首.

  3. 《巴尔的摩市卫理公会礼拜堂义工名录及出版物汇编》[Z]. 巴尔的摩:地方教会出版,[年份].

  4. Julian, J. D. Dictionary of Hymnology[M]. London: John Murray, 1907.

  5. 《圣诗曲调汇编》(1899 年版)[M]. [出版地]:[出版社], 1899.
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注:选编自《赞美诗(新编)史话》 王神荫编著


播音:沈可浮

后期:庄期凯

初审:融媒体

复审:蒋   翔

终审:黄明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