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
耶稣说:「我就是生命的粮。到我这里来的,必定不饿;信我的,永远不渴。」
——约翰福音六章35节
01
生命联结与外在事奉的本质秩序
耶稣以「葡萄树与枝子」的比喻(约翰福音十五:1~5),揭示了生命成长的核心法则:祂是一切养分与活力的源头,而我们作为枝子,唯有持续连接于这一源头,才能自然结出丰盛的果实。许多人误以为,频繁的事奉活动、密集的属灵工作才是「满足高标准」的途径,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真理:不是我们的努力产生结果,而是与源头的亲密关系赋予生命结果的能力。就像枝子若脱离葡萄树,即便暂时挂着果实,终将因缺乏滋养而枯萎,脱离生命源头的事奉,也必然流于空洞的形式。
02
从无花果树的咒诅看生命真实需求
耶稣咒诅不结果的无花果树(马可福音十一:14),看似严苛,实则是对「宗教活动取代生命联结」的警示。现实中,我们常像这棵树一样:外表繁茂,却因远离与源头的深层联结,无法产生真正有生命力的果实。忙碌的服事、周全的计划、甚至震撼的事工,都可能成为「不结果子」的伪装 —— 当我们用「为国度卯足全力」的自我感动,替代「住在祂里面」的安静倚靠,就已偏离了生命的本质秩序。耶稣的邀请始终是:「你们要常在我里面」(约翰福音十五:4),因为唯有在稳固的联结中,生命的丰收才会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发生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选摘自《每日经历神》
播音:陈秦圆
编辑:融媒体
初审:庄期凯
复审:蒋 翔
终审:黄明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