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: 摩西与亚伦首次面对法老,亚伦的杖变蛇,埃及术士也以法术模仿,但神的权能显为更大(亚伦的杖吞灭他们的杖)。法老心刚硬,拒绝听从,灾祸的序幕由此揭开。本章显明神的作为超越人的对抗,祂允许暂时的阻力,为要更彻底地彰显自己的荣耀。 经句: “我必伸手攻击埃及,将以色列人从他们中间领出来。”(出埃及记7:5) 问题: 1.当面对环境的阻力时,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坚定地信靠神的权能? 2.法老的心刚硬与神的计划之间的关系,如何启发我们理解生命中看似矛盾的经历? 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: 耶稣差遣七十人传道,他们因鬼服于主的名而欢喜;又透过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,重新定义“邻舍”是跨越种族与成见的爱之实践。本章强调:服侍的喜乐不在于权能彰显,而在于名字记录在天上;真正的信仰不在于律法知识,而在于活出怜悯的行动。 经句: “你去照样行吧!”(路加福音10:37) 问题: 1.在忙碌的日常中,如何避免陷入事工的成就感,转而专注“名字记录在天上”的终极喜乐? 2.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,如何挑战我们对“邻舍”的定义与实际行动?
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
导读:
约伯继续质问:为何恶人欺压贫弱、行不义之事却看似不受惩罚?他列举恶人的暴行(抢夺田地、逼迫孤儿),却仍困惑于神为何“不立时审判”。本章揭示信仰的挣扎:在现实的不公中,如何持守对神终极公义的信心?
经句:
“有人挪移地界,抢夺群畜而牧养……”(约伯记24:2)
问题:
1.当目睹社会中的不义时,可以透过哪些行动在微小处实践神的公义与怜悯?
2.约伯的困惑如何帮助我们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信仰质疑?
点击进入阅读该章节 导读: 保罗论及聚会秩序与圣餐的意义,提醒信徒不可分门别类、轻忽主的筵席。他强调圣餐是“表明主的死,直等到祂来”(11:26),并呼吁在领受时省察己心。本章挑战我们:信仰的群体生活需以敬畏与爱为根基,在传统与自由间寻求合一的见证。 经句: “你们每逢吃这饼、喝这杯,是表明主的死,直等到祂来。”(哥林多前书11:26) 问题: 1.在参与圣餐时,有哪些具体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默想基督的牺牲与复活? 2.如何在尊重教会传统的同时,避免让外在形式取代内在的敬虔?
读经说明
本年度采用“麦琴全年读经计划”,该计划是由19世纪的苏格兰牧师罗伯特·默里·麦琴(Robert Murray M’Cheyne)所制定的。该计划的特点如下:
读经内容与频率
■ 一年读完一遍旧约:旧约从创世纪到历代志下共有403章,每天读一章,遇到篇章短的要读两章,在365天内读完
■ 一年读完两遍新约:新约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,再加诗篇共有410章,也在一年内读完。此外,从使徒行传到启示录,再加诗篇和四福音共410章,也在一年内读完
■ 一年读完两遍诗篇:诗篇作为旧约的一部分,会在两次新约的阅读中被重复阅读,将诗篇纳入新约阅读的安排,主要是考虑到诗篇在新约中的重要地位和引用频率,以及它对理解新约内容的辅助作用。通过这种安排,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体会诗篇与新约之间的联系,更好地理解新约作者引用诗篇的用意,从而更全面地领悟圣经的整体信息。
播音:胡晓风
编辑:融媒体
初审:阿 颖
复审:蒋 翔
终审:黄明科